もっと詳しく

【共同社3月28日電】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平田直)25日公佈了30年“長期評估”報告,稱與設想發生巨大地震的南海海槽相鄰的日向灘和南西諸島可能發生新的3種里氏8級巨大地震。據稱,沖繩與那國島附近的里氏7級規模地震在30年內發生的概率高達90%以上。另外,關於鳥取-長崎海域的日本海西南的海底活斷層,30年內發生里氏7.0級以上地震的概率為“8至13%”。作為活動間隔達數千年以上的活斷層,為較高數值。 鑑於發生了2011年東北地區太平洋海域地震(里氏9.0級、東日本大地震),地震調查委員會修改了2004年版的報告。 關於包括日向灘的東海-九州海域的南海海槽,此前已預測30年內發生里氏8至9級規模地震概率為70至80%。日向灘的地震對其造成影響的危險性很高,平田稱“並非作為長期評估,但存在破壞從日向灘傳到南海海槽的可能性”。 海中因地震發生大海嘯的危險性很高,海嘯水位等將在今後預測。平田呼籲,“基本想法是(加上此次的)里氏8級規模過去發生的可能性很高,未來也會發生。” 新設想的3種巨大地震中,2種是四國和九州之間的日向灘以及包括靠近台灣的與那國島附近的南西諸島周邊。均因數據不足而無法得出概率數據。並且也加入了類似1771年“八重山地震海嘯”的里氏8.5級程度,但不明之處較多,排除在評估概率的對象之外。“八重山地震海嘯”中,大海嘯襲擊了包括與那國島的八重山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