もっと詳しく

【共同社1月27日電】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河岡義裕(病毒學)等人的研究團隊在26日的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實驗結果稱,對於迅速蔓延的新冠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口服藥“莫那比拉韋”(Molnupiravir)等效果可期,也有像點滴藥“Ronapreve”那樣效果變得差強人意的藥物。 研究團隊對暴露在奧密克戎毒株下的人體培養細胞使用藥物,分析其能否抑制病毒的傳染及增殖。並與去年夏季流行的德爾塔毒株等其他變異毒株進行比較。該團隊表示,由於並非對患者用藥後得出的數據,實際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的患者使用藥物治療時,可能會與實驗結果預測的效果和經過不同。 實驗還表明,點滴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在培養細胞中也有望起到抑制奧密克戎毒株增殖的效果。而防止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抗體藥之一“Sotrovimab”雖有效性已得到確認,但與德爾塔毒株等其他變異毒株相比效果較低。 由於抗體藥物“Ronapreve”在別的分析中也呈現效果明顯減弱的結果,日本厚生勞動省去年12月決定不推薦已感染或很可能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的患者使用該藥。 此前有觀點指出,由於奧密克戎毒株變異較多,存在藥物對其失效的可能。(完)